作为一个销售,天天出去发传单、找客户、上门还是不成功,怎么办?
销售这个工作,不是靠卖力气的搬运工!不讲“苦劳”、只讲简单的“量”!只讲拜访沟通的“质量”、有效率!没人会因为你辛苦而买你的产品!
扫楼扫街是非常常见的销售模式。老鬼为大家分享针对此类销售模式的三段法供大家参考:撒网、点穴、深耕——三段法。
另外给大家分享一下老鬼对于扫街、扫楼销售模式的升级版操作思路
第一部分:三段法一、撒网(最基础的前提)
撒网比较简单,就是带着自己的产品资料、样品等等进行大面积的宣传、介绍,针对部分感兴趣的客户做较为深入的沟通。
重 点:
这不是机械的、简单的撒网。对于撒网阶段自我介绍、产品介绍、客户问题/疑义回应等等的要求是极高的!
这种看似普通的、最常见的扫楼/扫街,要求销售人员准备出非常有效的话术!话术的雕琢是最为重要的!
撒网式拜访、介绍,本来就是一个快速大面积宣传推广的过程,越是简单,越需要对于话术精准有效的雕琢!
二、点穴(深入的功夫)
通过大面积撒网的过程,要随时、随地的对刚刚拜访、介绍过的客户做初步的评估。并且对于部分稍有兴趣的客户、顾客做记录!
别嫌这个过程麻烦!!!
因为,这类客户需要我们第二次拜访!
虽然这个过程中,“粗筛”一定不会太准确,但别偷懒!
太多人是不动脑子、不用心,太多本来应该拜访第二遍的客户,自己根本没有再次拜访。
这是多数扫楼/扫街业务员的通病。没有第二次、第三次的拜访,怎么可能形成有效成交呢?
站在客户的角度:你只去过一次,连第二次都没来过,谁能记得你是谁?有多少客户、顾客会在第一次见你时就从你手里购买产品?
二次回访不够、二次回访准备不足,是多数销售人员的弱项。
重 点:
1、对部分少有兴趣客户的及时信息记录,并安排二次拜访;
2、根据当时简单的记录,准备二次拜访相应的话术、应对策略。很多人根本没研究过这个问题。多数人都是懒懒的、随性的去和客户沟通。从来不去总结、研究、准备。
三、深耕
深耕是产生销售业绩必须要做的事情。因为扫楼、扫街类销售的产品、服务往往金额不会太大,所以,当你肯深耕、肯于第二次、第三次、第四次去拜访某客户时,你的频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筹码!对方能够感受到你的真诚与执着。
(很多客户,谈起那些只来过一两次的销售人员,内心里其实是有隐隐的不屑、瞧不起的潜意识的。因为,他们不够坚持、不够专业!)
没有深耕,扫楼扫街就是在混日子!自己骗自己而已!
别以为自己销售的产品不是什么大品牌、大金额的产品,而忽略了筹划、准备相应的销售技巧、话术!太多人就是有点儿自己瞧不上自己的产品,导致了自己全程的准备不足!!!
第二部分:对于扫楼扫街类销售的另外看法或许很多公司,领导要求的就是扫楼、扫街,作为业务员执行公司的指令是不得已的事情。因为公司每天让大家汇报扫楼的数量,不去扫楼,领导会不高兴甚至有一些处罚措施。
对这种情况,老鬼其实挺无语的。拿扫楼、拜访的数量作为日常考核的标准,或许是公司不得已而为之吧。但真正的销售产品,与这个“量”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。
老鬼永远信奉:一鸟在手胜过十鸟在林一个销售人员,初期通过扫楼、扫街,实现量的积累,确实是基础。
在此基础上,通过点穴、深耕,产生业绩后。应该将工作重心转入:经营老客户促成转介绍!在此基础上,用扫楼、点穴对空余时间进行填充。
客户转介绍,是威力最大的销售理念。太多人都是狗熊掰棒子,购买过产品的客户,很少再回头去维护了。
因为扫楼类销售,所销售的产品本身金额不大,业务人员的提成不高,销售人员感觉自己拿的那点儿微乎其微的提成不足以去维护老客户——这是一种最大的、严重的认知误区!谁说维护老客户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了?特别是这种小金额的产品销售,客户也知道你作为一个业务人员拿不了多少提成。因此不会指望你拿出多少钱儿来维护他、看望他!
老客户要的是一种被感恩、被记住的安慰!
既然已经购买了你的产品,此时你偶尔的发信息问候,顺脚去看望一下对方。或者偶尔花十块八块买一盆花拿到客户办公室,客户已经很满足了!
这种小金额的产品,客户随便给你介绍一两个客户,那简直是轻飘飘儿的事儿!
太多业务人员转不过这个弯儿来!
就谈这么多吧。希望能给部分朋友一些启示。
哦,欢迎关注老鬼,每天会分享销售、职场、口才、人脉类实战内容。也欢迎私信、留言,针对销售过程中实际问题提问。老鬼会尽力整理成文章、视频、问答等形式进行分享。越多分享,越多收获!
我是银兰,谢谢邀请。
最近和我联系的阿豪是做家居这块儿的销售,他目前在公司做电话销售,做了3个月没有都没有开单,不过,昨天他告诉我,他终于在经理的帮助下,顺利的开单成功了!我很为他高兴...
回到正题,你天天出去发传单、找客户、上门等,还是不开单,没有成功,请继续努力,调整好心态,再坚持一下,说不定幸运之门就会为你敞开。
做销售坚持真的很重要,我曾经跟进一个客户有一年半,我的竞争对手都放弃了,而我还在坚持,因为我分析过,这个客户是我的准客户,他的需求我们能满足,而他们现在没有采购,可能是时机没到或者其它原因,所以我就等,耐心的等着。
最后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,是成交了,而且后面下的翻单还可以。
不过有些坚持却是没必要的,比如你的方向性错误了。为您举一个例子:
有一家装修公司刚开业,请专门的设计师设计了很多漂亮高档的宣传单,安排专人到大型酒店,商业写字楼等处去派发,但一段时间后,业绩一点儿都没有提升…
后面他们公司的销售总监进行了深入分析,发现问题出在”获取客户的渠道上”不对。于是他们调整了方式:
他们发现有装修需求的人,大多会加入很多装修QQ群,去了解装修相关信息,比如装修常见问题、价位、装修风格呀等等,所以,销售总监立刻安排人“充当已装修的客户”大量加入这些群,平时在群里各种活跃,很快他们就锁定了一些潜在客户,一回生,二回熟,偶尔有针对性的发个信息:
太感谢**大侠了,帮我装修的房子,今天老妈过来,推开家的大门一看,连连称赞装修得漂亮,很气派,不错…大家看看我家的装修(贴上几张早已准备好的真实图片),意向客户就会冒泡了,一条一条信息问:怎么联系?我家也要装修也!你们那个装修多少钱呀?是什么装修公司呢?怎么不回我信息?…
…
成交在于设计,销售总监团队早已设计好了销售流程,当然一打一个准。后面销售额“噌噌噌”往上涨。
所以,不仅要继续坚持,更重要的是反思一下,自己的努力方向性有没有错误,如果你不知道,你可以去问问公司的高手,经理、总监等,去请教他们,这样你才会少走很多弯路。
以上,供你参考,我曾经写了一个专栏,叫【借互联网找客户】,因为不清楚你所在的行业,所以你可以参考看一看(点我头像进“我的主页”——选择“专栏”点“借互联网找客户”专栏即可)
希望对你有帮助,谢谢!
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,不作为商用, 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.